为了变美,女士从美容院里买来一款效果特别美白的面霜,用了几个月后,整个脸部又红又痒又干,苦不堪言。美容不成,变成了“激素脸”。
国家食药总局近期曝光了一批不合格化妆品名单,主要问题是糖皮质激素和汞超标。其中糖皮质激素又被称为“皮肤鸦片”,可短期内达到美容效果,却容易成瘾并引起严重后果。
“一天就能美白”的面霜是三无产品
用一个月后成了“激素脸”
上周,我院来了一位30岁的女士。摘下口罩,她的脸让医生吓了一跳:整个脸上潮红一片,仔细看还有不少细纹和发干起皮的地方。
“这位患者来我们医院前已经去其他医院治疗多次,但效果都不明显,因为被病痛折磨得太久,她情绪很容易激动。”成都军大皮肤科主任刘祖华告诉记者,这位女士说脸上又痒又痛,就算擦了面霜皮肤也会发干,干到发痛,有时候皮肤还会发热。即使早上往脸上涂满厚厚的面霜,过一阵子脸上还是会发干。除了自己觉得难受,这位女士还不敢出门见人。
仔细追问这位女患者的病史,医生发现,她这样的症状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,自从在美容院买了一款面霜回家,用了一个月后,就出现了这种情况。
原来,这位女士经常去美容院做护理,一次美容院推荐了一款新的面霜,效果特别好,号称“一天就能美白”。这位女士用了一次,发现效果确实好,身边的人都夸她皮肤光泽好,白里透红,毛孔也小了,她很得意。
没想到过了一阵子,问题来了。这位女士开始觉得皮肤发痒发干,到后来白嫩的皮肤没有了,变得潮红和发暗,苦不堪言。
这以后,这位女士开始到各医院的皮肤科求治,好几家医院的医生诊断她患上的是“激素性皮炎”,也就是“激素脸”,罪魁祸首很可能就是那瓶新用的面霜。
“我看了患者带来的面霜,别说具体成分了,就连产地和厂家都没有,直接就是三无产品。”刘主任说。
“激素脸”的治疗不可能立竿见影,必须慢慢治疗。这位女士却没有耐心,她辗转多家医院,治疗总是断断续续,这种药物用用,那种药水涂一涂,因为没坚持,病情一直没有缓解。
糖皮质激素是“皮肤鸦片”
成瘾只要2周,治疗却需要至少几个月
虽然没有办法检测那位女患者所用面霜里非法添加物质的种类,但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,刘主任判定这位患者的“激素脸”就是糖皮质激素惹的祸。
添加了糖皮质激素的美容产品,面膜也是重灾区。 “像这位女士这样的‘激素脸’患者,临床上常常遇到,有的是因为用了含激素的面膜。”刘主任介绍,这些产品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速效美白、嫩肤的作用,很受不法商家青睐,但因为长期使用容易成瘾,反而会伤害皮肤,糖皮质激素又被称为“皮肤鸦片”。
日前,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《总局关于29批次祛斑/美白类化妆品不合格的通告》(2018年第20号)。不合格产品主要检出含有汞、曲安奈德、曲安奈德醋酸酯、倍他米松、倍他米松醋酸酯、倍他米松戊酸酯、氯倍他索丙酸酯等物质。
刘主任介绍,汞可使皮肤快速变白,但汞可通过皮肤吸收,并蓄积在体内,长期使用含汞化妆品会引发慢性中毒,损害人体肾脏等器官。而曲安奈德、曲安奈德醋酸酯、倍他米松等都是糖皮质激素类物质例,是化妆品中禁用物质。激素有收缩血管的作用,血管收缩后,皮肤会变白。此外,激素有水钠潴留作用,能使皮肤含水量会增加,变得水嫩。但若长期使用有糖皮质激素类的化妆品,一旦停用就出现红疹、干燥、皮肤瘙痒、灼热等不适,还可能产生皮肤黑斑、萎缩变薄等问题,出现激素依赖性皮炎等后果。
刘主任说,激素依赖性皮炎发病只需要大约两周时间,但是治疗起来却是一个漫长而棘手的过程,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。
刘主任提醒:效果太好的化妆品要慎买
买来的化妆品先查一查是否是合格产品
此外,使用美白产品千万不要急功近利,皮肤的黑色素形成以后,一部分会被分解,另外一部分会随着表皮细胞的脱落而清除。所以美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如果美白产品上写着“三天见效”或“七天见效”的字样,一定要提高警惕。
怎样识别问题化妆品?
刘主任介绍了一个小窍门:花两三分钟,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——点击“化妆品”——点击“企业查询”——查询“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”、“进口化妆品”、“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信息”、“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信息”。把自己购买的面膜的产品的商标、名称、生产单位、批准文号等信息输入进去。如果查到的信息跟网站上面备案注册信息一致,那么这个产品相对应该是比较安全可靠的;如果没有,一定不要购买使用。
医院简介